“我只是不能站起来,但我的双手跟正常人一样”
——轮椅姑娘林晓风不服输的人生故事
本报记者 易荣荣 通讯员 陈大金
【资料图】
今年48岁的林晓风,出生于襄阳市南漳县,后因为爱情跟随丈夫来到东宝区仙居乡。充满希望和幸福的生活,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让她从此与轮椅相伴。她也曾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但内心坚强的她没有被击垮,反而越挫越勇,诠释着新时代女性的自强、自立。
2005年,当时年仅31岁的林晓风在路上等客运车,不料被一辆突然行驶过来的面包车撞上,当场便失去了知觉,在医院住院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出院后,我就坐上了轮椅,那一年我的女儿才4岁半,家里的经济情况也变得更糟糕了。”林晓风介绍,此前她和丈夫在街上推车卖水果,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我可以被命运击倒,但绝不会被打败。”林晓风的心里有股不向命运低头的狠劲儿。出院后,她便和丈夫商量着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还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生活。当时身边有亲戚是开瓦厂的,于是两人商量后便带着“干出一番事业”的信念,在掇刀郊区开了一家小型瓦厂。
谈及创业,很多人都会认为它是艰辛之旅,而残疾人创业,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的第一个瓦厂占地只有300平方米,因为资金不够加上没有太多经验,所以规模不敢做得太大。”林晓风回忆,瓦厂开办了两年,厂子的效益一直不是很好,虽然没亏,但也没挣多少。就这样不温不火地经营了两年之后,她决定转行了。
“年轻就是要折腾!”这是林晓风一直信奉的创业信条。2008年,敢想敢干的她在掇刀区兴隆大道租了间800平方米的厂房办厂,主要生产水泥围栏、水泥罗马柱护栏等水泥相关制品。对于干这行的初衷,林晓风说,无论是城市还是新农村建设,水泥围栏都是必不可少的,觉得这行肯定有商机。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林晓风面临过一些难题,工人生产技术不纯熟、产品销售困难等,但她始终没有产生放弃的念头。在家人的支持下,她购回新的机械设备,自己摸索生产技术,与工人一起反复试验研究。经过不懈努力,产品质量大幅提高,销路也渐渐打开了。
如今厂里的客源已经相对稳定,还同时吸纳了附近六七名工人就业。平日里丈夫和工人负责安装,林晓风因为行动不方便,主要负责水泥围栏、庭院雕花景墙的绘图以及雕花工艺把关等。
干起家务事,林晓风同样不在话下,她把家中里里外外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她说:“我只是不能站起来了,但是我的双手跟正常人一样,我从没把自己当作残疾人看待。”如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女儿也即将大学毕业踏上人生新的征程,生活终于向这个不服输的女人敞开了温暖的怀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