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韩洪烁 李雷
“我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薪资待遇也不错……”日前,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山科大)外国语学院应届毕业生赵一润在参加学校“送才入企”活动时,与英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学校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创新就业服务工作机制,聚焦就业指导、岗位开拓、重点帮扶等,打出‘政策+队伍+服务’组合拳,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山科大党委书记罗公利介绍。
打造就业“红娘”队伍
“你们招的工程师有什么要求?待遇如何?”日前,在山科大“百强县名企”专场招聘会上,海洋测绘系主任张凯一边与企业招聘负责人沟通一边记录。根据招聘方需求,张凯重点推介了几名大学生。
在山科大,像张凯一样的就业“红娘”不在少数。今年以来,山科大打造了“荐才小队”“就业帮帮团”等10余支就业“红娘”队伍,由校院领导、就业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校友等组成就业“红娘”为毕业生开展个性化就业服务。
在该校招聘会现场,经常能看到就业“红娘”忙碌的身影,他们与用人单位沟通,有的还拿着学生简历荐才。不到半年时间,就业“红娘”队伍已定向匹配工作岗位1000余个,500多名毕业生因此受益。
不仅如此,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学院院长、教授走进企业“推销”学生,在山科大成为一种常态。今年以来,该校先后走访20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荐才直通车”“送岗直通车”等就业帮扶行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推行“就业前置”模式
日前,山科大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四毕业生杨雨森,正式入职了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面试时公司问了很多具体的实际操作问题,因为我之前在公司实习过,心里特别有底。”杨雨森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与杨宇森一样,今年大三的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子豪也趁着“最后一个暑假”,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夏令营,提前走进企业进行“就业预演”。“机械工程师岗位具体工作有哪些?”“上升空间怎么样?”李子豪带着这些疑惑在豪迈集团生活、学习了5天。“经过这次体验,让我坚定了加入豪迈集团的决心。”李子豪说。
通过就业体验,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实现了无缝衔接,毕业生对企业工作环境、用人需求有了全面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了求职择业的热情和技能,企业则“猎”到了“量身定做”的人才。这场人才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得益于山科大探索出的“就业前置”新模式。
在山科大副校长阳凡林看来,把就业工作“前置”,是做好就业工作的一把“金钥匙”。该校依托“就业夏令营”“就业体验周”“名企游学”等品牌活动,鼓励学生走进企业参观、实习、体验,实现“先体验再签约”,提高就业信息匹配度。
实行“一人一档”精准帮扶
因为照顾生病的父母,山科大土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兰松没有落实就业岗位。与兰松结对的辅导员刘超,把他的信息输入学校“未就业毕业生平台”。
前不久,山科大土建学院党委副书记高静在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访企拓岗时,发现该公司招聘要求与兰松就业需求很匹配,就向企业负责人重点推荐了他,很快就听到了兰松签约就业的好消息。
山科大校长曾庆田介绍,学校针对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等特殊重点群体毕业生,开辟“就业创业绿色通道”,建立“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就业帮扶工作机制,实施“多对一”“一对一”结对就业援助,不让一名毕业生在求职路上“掉队”。
山科大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冯建顺经常参加求职能力实训营,注重表达、形象等方面的学习实践,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男孩变得阳光开朗,善于与人沟通,整个人变了个样。
冯建顺的点滴变化,是山科大持续开展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行动的生动体现。该校推出了职业生涯体验班、求职能力实训营、就业心态讲座等就业服务项目,探索毕业生“全流程、一站式”就业赋能服务新模式,为毕业生求职就业增加“砝码”。
关键词: